Monday, March 15, 2010

林厝港烈日行

昨早,加入立察的健行队,大伙浩浩荡荡的前往林厝港。这次健行后来成了大伙人的一大考验。在烈日如火的太阳底下,不断飚汗的我们走在崎岖曲折的支路上,又是爬陡坡、又是走水管,不时还得穿行于狭窄泥泞的草丛中与水沟旁。眼前只觉得酷热难耐,长路漫漫。

路上的乡间景色再怡人,也无法叫人停下脚步慢慢欣赏,炎热的天气只有逼人加快步伐,盼能早日抵达。好不容易走出野林,来到车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时已筋疲力尽,又晒又累。前面的路却长得望不见尽头。管不了那么多,我手势一比,前面一位善心的货车司机马上停了下来,我们十来人就这样搭上了他的便车。本来只要求在双溪布洛前的车站下车,这位姓卓的先生却一路把我们送到地铁站,令我们感激万分。

先前的叫苦连天,到最后的感人收场,此役仍让人有所体悟。除了对自己的体力与耐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苦后的甘甜也叫人回味无穷。那天傍晚的山行,不知怎么的,走起来特别轻快。

Sunday, March 14, 2010

日本神社遗迹

趁全民防卫日那周六与TS一组人到麦里芝蓄水池丛林重访日本神社。在森林中找到入口处后,一进入便杂草刺藤丛生,不时得弯下腰躲过刺藤;沿途还遇上倒下的巨型枯干,也得费点劲跨过去。分叉路口,要不是靠前人系在树枝上的彩丝带为路标,恐怕要到达目的地也不太容易。几经辗转,我们终于踩上神社遗留下的梯级。

许多人会问,为什么新加坡会有日本神社呢?原来日侵期间,日军仿照日本的靖国神社,在麦里芝蓄水池丛林中建造了一座规模较小的昭南神社(新加坡在日据时代被改名成“昭南岛”)。他们在那里设了战争纪念碑,据说是为了纪念战死的日军的,在日军占领期间,日军会在特别的日子聚在那里悼念亡灵。日本投降后,日军赶在正式把新加坡交还给英国前,仓促拆毁昭南神社只因害怕前来接管新加坡的英军会以亵渎神明的方式拆除神社。